指纹锁最简单、最基本的应用,是生物高科技融入居民生活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我国开始从引进到自己生产指纹锁。随着指纹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研发、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指纹技术相关产品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经规定,对入境外国公民机场安检将采集指纹;美国已经在境内115个机场安装了指纹扫描检测系统;日本入境管理局还规定,港口对入境外国公民也采集指纹;上海轨道交通将全面引进指纹安检。这些都表明,指纹技术的应用即将进入暴发式增长期。
原标题:解读行业痛点——2019第二届中国智能门锁(上海)峰会暨首届中外智能锁行业交流论坛将在上海召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锁行业的飞速发展,参与到这一领域的企业逐年增多。据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00多家企业,3500智能锁品牌,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在市场方面,2019年上半年全国产销量在760万套左右,同比2018年上半年830万套下滑8%左右。
从长远来看,智能锁未来具有非常庞大的市场空间。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3.5亿个家庭,而普及率目前仍未达10%,因此仅二次换装及零售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在加上精装、长短租公寓、办公及商用等领域的需求,中国智能锁市场或将达千亿级;
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目前参与的企业数量过多,鱼龙混杂,难免会有投机倒把之人存在。有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并以超低的价格掀起了价格战,或以虚假宣传的形式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行业的整体信誉。同时,有的企业为了减轻成本,不惜直接抄袭和模仿行业知名企业的优秀产品,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特别是,2018年由于受小黑盒、橘子皮等负面信息的影响,市场表现不尽人意。2019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企业走访、终端调研、经销商问卷调查发现,2019年家用智能锁市场依旧令人堪忧,由于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预计2019年对于大多数智能锁企业及经销商来说必是优胜劣汰及加速洗牌的一年。
就目前来看,80%的小品牌年销量不足10000套,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只有不到20%的企业实现盈利。行业产销量已逐渐向头部品牌靠拢,TOP20的产销量已占到了全行业的60%以上;
同时,由于智能锁行业门槛低,因此大多小品牌多为组装型企业,缺少核心技术,以及研发和设计团队,因此抄袭和模仿成了行业的通病,导致了日趋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此外,由于品牌多,以及当前市场容量还未能满足3500余个品牌分食,导致“狼多肉少”的现象,因此价格战成了大多企业的抢占市场唯一的“救命稻草”。
从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层面来看,63%的经销商仍在亏本,32%的经销商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只有5%的经销商实现盈利,而且利润可观。由此可见,流通渠道与生产厂商一样,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目前,大部分的经销商还在熬着,希望能熬到市场的春天来临。甚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智能锁行业已经出现不少“关店潮”。
从消费者的层面来看,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但由于智能锁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快消品,因此很难引起他们的主动关注,所以在智能锁厂商与消费者之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智能锁好与坏,品质是否能满足日常需求,他们都不得而知,而对智能锁厂家来说,当下任务除了做好产品之外,如何做好市场培育和品牌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